“存力+AI”打造華銀康智慧病理的平臺基座 |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來訪調研
2025-07-14 閱讀數:1122
近日,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(下稱“中國信通院”)組織的“存力中國行”系列活動于廣州正式啟航,旨在走進存力高地、聚集各方智慧,共推存力產業高質量發展。華銀康集團作為智慧病理服務的先行者,實現了存力技術賦能病理數智化發展的實踐,成為中國信通院“存力中國行”的調研站點。
數智驅動,存力取勝
“存力+AI”的深度融合是華銀康存力技術領先行業的關鍵一環。在采訪環節,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黃春波向媒體團演示了華銀康消化道AI輔助診斷系統,輸入胃活檢HE數字切片后,系統不到40秒就能作出精準診斷,輸出整體診斷建議、熱力圖及色階圖。迄今為止,華銀康AI輔助診斷系統已完成近330萬例臨床應用,準確率超98%。集團如此龐大的切片量應用背后,離不開病理圖像數據切片化處理和分布式存儲系統的支持。
集團年檢測標本量約4000萬例,每一張完整病理圖像需要近1GB存儲空間,同時還要保障能夠快速調用圖像供AI與病理醫生進行分析診斷,如果全部完整使用、歸檔所需要的存儲空間以及設備成本將是一個天文數字。
集團采用的華為分布式存儲系統,能建立安全、高效、可擴展的先進存力底座,通過高效的壓縮技術降低存儲空間壓力,借助多層防勒索等技術更確保患者數據安全,從而在滿足醫療行業對數據安全嚴苛要求的同時,解決了實時計算與長期歸檔的雙重壓力。同時,華銀康集團采用的“熱溫冷”分層存儲方案,將高頻訪問的熱數據存放在全閃存介質,低頻訪問的溫數據遷移至高密度硬盤,歸檔的冷數據則采用藍光存儲,極大地降低了存力設施的整體TCO。
當前,全球正經歷人工智能引發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,大模型訓練、多模態交互等技術推動數據總量呈指數級躍升。華銀康集團未來將持續提升數據存儲能力,不斷踐行行業首創的“AI+系統+設備+資源”四位一體服務模式,為客戶提供可持續的智慧病理整體解決方案。